信息学院2019年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大类招生,是指按学科大类来进行招生,高校将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或专业类进行合并,按一个大类来招生。学生入校以后,经过一学期的基础培养,然后再根据兴趣及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细分到具体的专业。
为帮助2019级新生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培养方案, 请各位2019级新生认真阅读自己所报考大类下的专业介绍,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必要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扎实的外语、数理、电子等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毕业后,能够在科研、教育、企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和集成、技术应用以及教学和管理等工作,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成为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潜质和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Java程序设计、Web开发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等。
计算机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新兴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数据驱动思维、大数据分析应用和开发技术的高层次大数据人才。通过学习计算机理论和大数据处理技术,掌握大数据相关的系统搭建、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技能。完成本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具有计算机编程、数据挖掘、统计学等专业知识,更深谙将领域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融合,解决若干学科领域问题。本专业属于宽口径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能够在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以及大数据相关产业从事数据科学研究、大数据相关工程应用开发、技术管理与咨询等工作。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分析编程、大数据计算框架、大数据存储、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挖掘与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
计算机类(物联网工程)
物联网工程专业适应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结合智能制造、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智慧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系统掌握物联网相关理论和设计方法,熟练掌握物联网架构及相关软硬件产品的应用、维护和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理论研究、工程设计、应用开发、运营维护及管理等工作,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国家机关等单位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物联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等专业继续深造。合格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传感器原理与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物联网工程体系结构、射频识别技术、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物联网案例设计分析、嵌入式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Web开发技术、物联网工程体系结构等。
计算机类(网络工程)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设计与系统集成、网络应用开发、信息安全保障、网络工程施工、网络管理维护等方面技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IT公司、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网络的运行管理及安全防护、网络设备研发等工作,通过进一步深造,还可从事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电子技术基础、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无线与移动网络、网络设计与系统集成、网络编程、Web应用开发、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测试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慧与合作软件开发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慧与合作软件开发方向是由山东农业大学与(美国)惠普公司合作培养,实行“3+1”的培养模式,前3年在校内学习专业基础课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专业课程;第4年通过双向选择进入惠普济宁软件人才产业基地进行专业实训、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与实践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与应用技能以及大型软件的设计、开发与管理能力,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技术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山东农业大学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合格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应用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体系结构、框架编程技术等。
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数学学科下的理科专业,培养品格健全且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数学基础和计算机编程能力、具备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型应用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区域性的科学技术、教育领域、IT产业、经济金融等行业和企业,从事数值计算、行业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工作,具备依据数据做出行业研究、评估和预测的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业务理解与沟通表达能力;也可以继续攻读数学类、计算机类、经济类、管理类等方向的研究生学位。合格毕业生颁发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复变函数、数值分析、数学模型与软件、大学物理、多元统计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等。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中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问题,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攻读数学类、计算机应用类、或经济管理、金融保险等方向的研究生学位。合格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数学模型与数学软件、数学物理方程、C语言程序设计等。
测绘类(测绘工程)
测绘工程专致力于培养具备测绘与地理信息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先进技术进行空间信息采集、处理、表达与应用,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够从事区域性的基础测绘、工程测量、智慧城市建设、国土资源调查、灾害监测预防、不动产测量以及3S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测绘生产、设计、研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具备注册测绘师的能力和继续深造的基础,能够胜任测绘工程师的业务及管理工作,就业领域涉及测绘、国土、房产、土木、交通、水利、地矿、桥隧、港航等,也可继续攻读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合格毕业生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测绘学概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地图制图学、数字地形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GNSS原理及应用、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工程测量学、不动产测量、测绘程序设计等。
测绘类(遥感科学与技术)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掌握遥感影像的获取、处理、解译、量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能从事摄影测量、遥感、测绘等生产与设计,以及相关空间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规划、管理、科研和教学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测绘遥感、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国土资源、水利电力、农业林业、石油煤炭、海洋环境、航空航天等)、政府机关、高新技术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各类数字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或教学科研工作。合格毕业生颁发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遥感原理及应用、遥感图像解译、数字图像处理、数字摄影测量、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全球定位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程序语言设计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与计算机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现代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的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软、硬件开发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电信运营、软件开发、广播电视、系统集成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开发、管理工作。合格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设计自动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据通信等。
通信工程(校企合作)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通信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宽广的信号和通信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毕业生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电路原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等课程。